民间有一句话:“富人不怕通胀,穷人怕通胀“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因为富人可以有很多手段去对抗通胀,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他们属于工薪阶层,收入相对固定,一旦市场上的货币增多,那么自己手中有限的存款就容易被稀释掉。以前花10块就可以买一件必需品,现在可能需要12元了,购买力急剧下降不过,随着人们对通胀效应的认知越来越多,很多普通人也加入到抗通胀大军,而且从过去20年时间来看,他们真的成了赢家,这就是买房保值增值。再次恭喜买了房的客户,恭喜您,您购买的房子已经升值了。
在疫情下,全球放水:”德国放水1300亿欧元“、”万亿美元刺激计划“、”全面降准,万亿资金流入“,通货膨胀的来临已不可避免,你的钱正在变得不值钱。众所周知,疫情加上全球大放水,引发了通胀。
1、德国放水总额1300亿欧元
德国在疫情期间,启动了德国经济重启计划,放水总额1300亿欧元,导致M2陡升,远远高于GDP增速。印钱速度比生产速度快,钱缩水了,通胀也凸显了。德国的通胀率在5月底是2.5%,创下了十年新高。6月降了一点到2.3%。看起来好像不高,不过官方一般是把2%作为通胀率的理想值。就是这么一点点上浮,德国的商品价格就蹭蹭蹭地涨了。不仅房价、房租涨,就连大葱这种日常消费品也被抱怨好贵:一把四五根的大葱,一般超市要卖1.39欧(人民币10.6元),折扣店促销0.99欧(人民币7.6元)。
2、美国“万亿美元刺激计划”
去年3月,美国国会立法通过了2.3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,去年12月又是9000亿美元,加上拜登的1.9万亿美元,为了缓解疫情刺激经济,美国已投入了5万多亿美元。简单粗暴的撒钱模式,没有足够的资金,拜登政府采取的措施只能是大量印钱。未来,1.9万亿美元不仅要流向美国的家庭与企业,也将会通过货币兑换、外汇储备等方式流向其他国家。世界各国的货币将会跟随美元一起贬值,增发国债,以平衡汇率稳定。而后果是会造成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冲击,货币泛滥与投机行为将会不断发生,物价飞涨,有可能会再次出现08年金融危机以及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情景。
3、中国“央行全面降准,万亿资金释放”
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)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.9%。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,除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,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。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
降准就是将你的原本的准备金降低,原本的20块钱,变成了19块钱,那么原来市场上流通的80块钱就变tian成了81块钱,换句话说就是:你的钱正在变得不值钱了。
钱放银行是跑不赢通胀的
举个例子:在10年前,王先生和林先生两人都赚到了50万。其中,王先生把这50万拿去买房,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,年租金大概能收到4万;10年后,房子价值530万加上租金收益40万,一共收益570万。而林先生则是将50万存进银行,定期年利率2.75%大概能获得1.3万。10年后,本金加上10年利息,一共有63万。
这个故事告诉大家,起点不同,选择不同,结果不同!现在就是机会,就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。
负利率时代,钱存银行实际缩水
目前,我国城乡居民和单位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.35%,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1.5%,若CPI同比上涨超过利率,也就是说,你把钱放银行是跑不过通胀的,只会“越存越少”,我国进入“负利率时代”。在此情况下,1万块定期存银行,1年后反而缩水了。举例说明一下,你存银行1万块,一年后你收入是10150,物价若维持3%的上涨,那么今天1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300元,你存银行一年净亏150元。一年前的1万元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后的9850元。直接导致了你的财富缩水,更别提增值了。以上说的还是定期存款,如果是活期存款利息就几乎是没有。
所以,到底是谁一直逼你买房呢?是丈母娘吗?是配偶吗?是地产中介吗?还是那些媒体?都不是。真正逼你买房的是:通胀。今天不买,它明天涨;明天不买,它后天涨,它一直涨了几十年,涨到很多人怀疑人生,自己啪啪打脸,然后被逼入市,高价买入别人提前买好的房子,别人赚走几百万,又去买入另一套。多年后,他们自己也成了当初的那个“别人”,就这样一个接一个,买房大业滚滚向前,不可阻挡。
通胀之下,楼价无顶。只要钱变少了,资产都会一直涨。因为资产是避险的,人们只有将货币转换为资产,才能保住财富。如果你是刚需族,如果你真的需要一套房,不要等待了,买房就在此时,退一万步来讲房子不涨或者跌了,但是家还在。不要管什么调控啊,限购什么的,对于有购房资格的刚需来说:“目前的状态,就是最好的买房时机!
- 买房的时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