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买房 >天水楼市 >正文

不能涨,不能跌,房地产的双轨制

来源:吉屋网   2022-05-31 10:41:14
天水买房交流群-65群(398)

每次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,都会提出双轨制。

  双轨制是什么,其实简单来说,就是要中国式智慧。是一种哲学智慧,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。

  在中国,双轨制的产生,更多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的,导致我们需要从时间、空间、人群等维度,将政策和制度切割。

  保证两种不同的人群,都能得到政策的红利。

  这也就得到了计划内的一轨和计划外的一轨。

  从2021年年末以来,房地产也相继从宽松政策试探到宽松政策出台,直到现在,已经有很多城市基本取消了限购。

  5月9日,央行发布首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:

  进一步抓好已有金融纾困政策落实,再次强调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,坚持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,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
  一边是央妈比较克制的言论,一边是地方并不矜持的政策。

  这时候,解读就比较有意思了。

  “再次强调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”,表明了“房住不炒”的基本原则。

  意思是,我(不支持)刺激房地产。

  “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”又表明了支持房地产的需求释放。

  意思是,我(没反对)地方刺激房地消费。

  双轨制是不是。

  也就是将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管理机制,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式的智慧。

  领头的啥都说了,其实啥也没有说。

  各个部门负责人自己理解。

  做对了,就是领头的领导有方,做错了,就是对方向的理解错误。

  这种感觉,基本上在每一个企业都能见到。

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,中庸之道。

  房地产也进入了这个奇怪的周期,看似有政策,其实又没有政策。

  市场到底向左,还是向右,没有绝对的政策。

  出一个文件,反响太大了,就立马收回,没什么反应,就再加点剂量。

  真是一个市场版的渣男语录:

  我就蹭蹭不进去。

  因此,如果从管理艺术上理解房地产政策。

  只有,人民觉得好的政策,还是好政策。

  而房地产现在就在这个十字路口,由于没办法判断,房地产带来红利,能给多少人民带来新的机会,也不知道,房地产带来红利,会不会给一些人失去希望。

  特别是现在整体环境存在诸多变数的时候。

  一边是美联储的加息周期,一边是不断增加的防控成本。

  等经济的雷排的差不多了,再来给房地产一个新周期的定调。

  双轨制,也成为这个周期特别的产物。

  也就是一手计划市场,二手自由市场的双轨制。

  一边拼命保住入局持有者的资产面,一边拼命稳住楼市让刚需者适机入场。

  除了新房和二手房的双轨制,双轨制也开始在房地产的各个维度衍生。

  比如,*制度的双轨制,备案价的双轨制,供地制度的双轨制等等。

  但凡一个标准搞不好的,就再来一个标外的标准。

  也算是煞费苦心。

  做了这么多,就是一个媒婆,拖住相亲的小帅和阿芳。

  “你们再对对眼,没准就看对眼了”

  其实他们互相都挺满意,只是在礼金上出现了分歧。26岁小帅在想钱不多,顶多出10万。22岁阿芳在想,闺蜜礼金都是30万。一分可都不能让。而媒婆就想着礼金高了,介绍费也能多收。

  谁也不想亏。

  那亏的,只能是时间了。

  而在这种双轨制的房地产市场之下,房地产也跨入了一个新时代。

  这个新时代,也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极强的不确定性,对刚需是,对投资客是,对开发商也是。

  而供地市场上,政府也在焦虑想着如何更好的出让地块。

  定低了,怕亏了。

  定高了,没人拍。

  开发商也和购房者一样忧愁。

  对自身的未来预期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  而双轨制,看似在锁定预期,实则更是增加了预期的不确定性。

  没有人知道真是的价值体系在哪里。

  而在这种情况下,购房者也进入了一种奇怪的境界。

  从无法适从的焦虑,转成无比安然的冷静。

  当等待成为一种常态,从地方政府衍生至开发商,再扩散到从业者和购房者。

  双轨制,只会让所有的参与者进入静默期。

  死不去,生不来。

  只能等待,下一个到来。

  你看,许老板,姚老板,孙老板。

  谁不想来一个痛快。但只要人在,希望就在!

天水买房交流群-65群(3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