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1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“十四五”公共服务规划》,《规划》明确将加大金融、土地、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,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,保障全体人民住有所居。
住房租赁是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,近日,房天下发布《2021年租房市场年度报告》,从选择偏好、消费行为、租房痛点等维度,了解*新形势下城市租客对居所的预期与理想。
报告显示,有86.9%的调查者在22岁~40岁租过房;租金占月薪的20%~30%的租客占比*;调查者中有过半的租客选择了整租;租金高昂、虚假房源、房屋质量问题位列城市租客困扰Top3。
“开门即是床”10平~30平是租客*多的选择
与调查者年龄相关,报告中59.5%的人选择整租,40.5%的人选择合租。
报告显示,40.5%的人租住在10-30平米的空间里;21.4%的人租住面积为50~70平米;17.9%的人租住面积为30~50平米;11.9%的人租住面积为70~90平米;8.3%的人租住面积为90平米以上。
其实,合租才是城市打工人“无奈”又“现实”的选择。虽然现代人对居住体验的要求更加精致,但迫于一线城市的租金压力,10-30平米依然是租客*多的选择。奋斗在一线城市,“开门即是床”并非只是玩笑话。
更多人愿意把20%~30%的工资用于租房
城市生活成本不同,租房预算也有差别。你愿意为你的居住投入多少呢?
报告数据显示,40.5%的租客愿意用20%~30%的工资租房;29.8%的租客愿意用10%~20%的工资租房;10.8%的租客愿意用30%~40%的工资租房;9.5%的租客愿意用高于40%的工资租房。
一线城市的租客,租房成本相对较高,这使得他们在租房的时候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,但并不妨碍他们在承受范围内选择更高质量的住房。
租房更看中租金合理和通勤便利
据报告数据,28.6%的租客更关注租金是否合理;25.6%的租客关注通勤距离;25.6%的租客关注交通是否便利。同时,租住地周边生活配套是否完善也是重要的参考选项。毕竟,现代的年轻人更加信奉“房子是租来的,但生活不是”。
超六成城市打工人依然渴望一个“家”
在一线城市中,对于打工人而言,租房已经是很普遍的一种生活模式。可能跟国人“有家才有根”的传统思想有关,在租房与买房之间,买房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。
报告数据显示,63.1%的人选择攒钱买房;27.4%的人选择准备一直租房;9.5%的人觉得无所谓。其实,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,除了要算经济账外,更应该从自身需求、经济能力以及发展需要来考虑。
从租赁消费市场来看,未来,租客选择住房的焦点或将从租金预算转向对品质服务的追求,对此,行业也应适应消费需求,提高住房品质和服务要求,满足租客对“家的感觉与城市生活相遇”的更高体验。
- 租房,青年人